会语音识别,能人体体征扫描,一次简单的扫描,就能够检测出主人公阿宏的体征、健康数据,甚至还能够体察对方的情绪。当主人公阿宏掉入水中,被他检测到体温下降,而被抱住,他还调整了自身的温度,来提高阿宏的体温。他就是迪士尼的《超能陆战队》里的超级暖男&
会语音识别,能*体征扫描,一次简单的扫描,就能够检测出主人公阿宏的体征、健康数据,甚至还能够体察对方的情绪。当主人公阿宏掉入水中,被他检测到体温下降,而被抱住,他还调整了自身的温度,来提高阿宏的体温。他就是迪士尼的《超能陆战队》里的超级暖男——大白。
现在,大白已成为全球影迷的心中最可爱的形象之一。这个超大号充气机器人实际上正是人们期待的医疗伴侣。
大白的头脑堪比“医学大百科”
事 实上,大白已经不再是一个动画形象。科学家们正在帮助大白构建头脑,并且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记得“沃森”吗?就是那台2011年在电视游戏《危险边 缘》(Jeopardy)中打败了实力极强的人类选手,夺得总冠军的着名超级计算机。大卫·盖勒特(David Gelernter)发表于《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的评论《下一个精彩:超级计算机拯救你的生命》(Coming Next: ASupercomputer Saves YourLife)介绍了维基沃森的概念。维基沃森,能将全世界的医学文献和临床经验集合为一体,将大规模数据库用以提高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是数字世界与 医学领域相重合的标志。
未来大白的大脑,是进行任何疾病诊断的关键。通俗地说,大白通过无处不在的“眼睛”,扫描我们的生命数据,通过大脑 的医疗大数据,给出最恰当正确的诊疗方案;还可以帮助医生,根据病人的信息,几秒钟之内,它就会结合最新研究为病人量身定制出多种诊疗方案,一行行列出来 供医生参考。
医疗大数据的海外产业发展
大白的大脑,现在应用的如何呢?的确,如果没有精准大数据,是没法进入真正的精准医疗时代的。目前,国内还在为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开放程度低而困扰。我们不妨先看一些国外应用进展。
2014年5月,谷歌领投了一家癌症大数据公司——Flatiron Health 。这是谷歌风投第四大参投项目,同时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医药软件投资。
Flatiron Health 成立于 2012 年,瞄准的是一个少人踏足的数据分析领域——目前,仅有 4% 的癌症病人会参与临床试验,这也就意味着,有 96% 癌症病患的治疗信息是无法轻易获取。而 Flatiron Health 正在做的,就是收集临床以及基因数据、患者的治疗结果、医生的治疗手记以及费用等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呈献给肿瘤学家,分析过往治疗的效果以及研究新的治疗 手段。全美现在有约 1000 名肿瘤学家正在使用 Flatiron Health 的数据。
今年2月12日,医疗大数据公司 Inovalon通过IPO融资6亿美元。Inovalon是专门为医疗保健行业提供大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鲍伊市,先后和 众多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建立合作,美国药品连锁店Walgreen也是客户之一。Inovalon既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又有大规模的分析平台,并将分析结果 应用于医学治疗中。Inovalon为全美国和波多黎各98%的几百家医疗健康组织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终端抵达763000位医生,257000家临床机 构,超过12100万美国人,拥有96亿医疗案例,丰富的数据库为建立模型奠定基础,能为医疗行业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成套解决方案。
3月,苹 果举行了发布会,除了耀眼的Apple Watch和Macbook外,苹果公司发布了新的软件架构ResearchKit,它希望帮助700多万部iPhone手机的用户,让他们手中的电话变 成医疗诊断工具。苹果运营高级副总裁Jeff Williams称,医疗调查的困境,缺乏足够样本和参与者,数据支持也不足,所以苹果发布Researchkit。
截止2015年,已完 成ResearchKit的App共有5个,分别是针对哮喘的Asthma Health;针对糖尿病的 GlucoSucess;针对乳腺癌的 Share the Journey;针对帕金森的 Parkinson mPower,此款国内宣武医院将参与合作以及针对心血管疾病的 MyHeart Counts。威廉姆斯说他希望ResearchKit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医学问题,让更多的病人参与,利用更多的数据采样,帮助患者将信息传递到医疗 行业,让更多医生参与研究治疗。ResearchKit应用程序被设计成更加互动,并允许患者来控制何时和与哪位医生共享数据。
随 后,IBM宣布与苹果合作,推出名为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的云健康医疗项目,收集用户健康信息,并同强生和美敦力等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IBM公司希望将匿名数据转化为对医疗或康复 有意义的信息。例如,强生公司将和IBM合作,推出手机指导服务,并开发针对慢性病质量的手机应用程序;医疗设备生产商美敦力公司表示,将与IBM合作, 通过沃森健康提供的方法,为糖尿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医疗大数据的国内发展瓶颈
让我们把视野重新拉回国内。目前,医疗大数据在国内发展的困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据的获取,二是数据的专业分析和医疗应用,三是应用困境。
首 先,在数据获取方面:国外在医疗大数据上的应用相对国内成熟的多,除了不少医疗大数据创业公司和大型公司如苹果、微软、英特尔,跨国药企如诺华等的市场运 作,关键在于国外医疗数据开放化更高。国内在医疗数据也在逐步放开,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中与医疗大数据相关 的亮点主要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其次,在数据采集层面,大数据的获得除了医疗机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医疗可穿戴设备。目前国内的几乎所有的 可穿戴设备都是娱乐级,并没有深入地服务于医疗,同时存在着市场混乱,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急需要用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2015年1月,美国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两份草案指导文件,规定了有关机构如何区分低风险的普通医疗健康设备和应用程序,并对医疗第三方设备配件(包括移动APP 等)的风险评估提出了基础性的建议。而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出台。如果能够尽快出台像美国类似的医疗可穿戴设备标准,将会很大的规范这一市场,从而 促进移动医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并避免了无门槛盲目竞争。
最后在应用困境方面,如今,传感器是全世界生物数据的主要来源,2010年生成 了1250亿千兆字节的数据,超过了宇宙中所有星星的数量。然而国内的可穿戴设备目前还达不到医疗级别,除了CFDA尚未明确医疗可穿戴设备标准的原因之 外,国内传感器技术进展也和国外相差一步。 反而在软件方面发展的更好一些。
国外目前的困境在于将不同厂商各自独立开发生产的传感器整合在一起。各种传感器产自不同厂商,功能各异又各有各的局限,传送信号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是限制无线传感发展的大问题。努力解决整合传感器数据的问题,这将要求所有厂商的通力合作。
两大助力可推动医疗大数据进程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在成功获得足够的数据后,需要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与信息技术专家一起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归纳和分析,给出全新的技术架构解决方案。这里需要至少二个助力:
一是企业研发和平台助力。加速传感器的技术开发,使可穿戴、便携式设备更具医疗级别,同时提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让医疗大数据不再躺在医院的病例文件里,让患者可以轻松随时的检测自己的体征数据。
二是风投推动。近两年来,国内各类资本对医疗产业领域的投资开始重视医疗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对软硬件结合的投资占互联网医疗总投资的38%,对移动医疗的投资占19%,最终目标还是健康大数据终端的占领。
医疗大数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国内尚未到达爆发式发展阶段。其爆发临界点尚需企业研发平台助力及风投合力以及政府监管促成。
《颠 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作者埃里克?托普曾说:“我们不过是一部会行走的事件记录器。用生物传感器去捕捉数据,用算法去处理数据,就能实现 跟踪任何生命指标的能力。”这本书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医疗大数据时代,身边有无数个大白时刻监护我们的健康状态。这也是我们的理想,让医疗更简单。